孕24周如何自测胎儿发育正常
孕24周做四维彩超时羊水最大深度43mm?
孕24周做四维彩超时羊水最大深度43mm?
怀孕24周,如果做四维彩超,发现羊水最大深度是43毫米,这属于正常的,羊水的垂直深度是在30~70毫米之间,这就是正常的范围。四维彩超还应当同时看一看宝宝的脏器发育情况,以及面部还有脊柱情况才可以,四维彩超属于排畸检查。
孕24周单脐是什么意思?
怀孕24周单脐说的是胎儿只有一条脐动脉。正常情况下,胎儿的脐带血管有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出现单脐动脉后,胎儿就比较容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所以需要增加产检的次数,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的对症处理,这样可以降低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孕24周肚子胎动一抖一抖的正常吗?
怀孕24周,胎动时候,肚子一抖一抖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怀孕24周属于怀孕中期,胎儿在妈妈宫腔活动空间比较大,而且胎儿各器官基本已经发育成熟,活动次数比较多,胎动比较频繁,活动范围大,有些胎儿发育比较好,胎动明显,妈妈就会感觉到肚子一抖一抖。
孕24周胎儿小脑横径是怎么回事呢?医生也没有说有什么问题?
目前看是孕中期,如果脑室宽度不超过一厘米都属于正常的,可以把检查结果传上来看一下,看是否正常,如果脑室过宽,考虑是胎儿脑积水,这种情况胎儿是不能要的,建议孕期遵医嘱定期去医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孕妇的健康情况,看是否正常,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度紧张。
胎儿24周630克正常吗?
孕24周时估计胎儿体重630克是属于发育正常的。孕24周,胎儿身长大约30厘米,各脏器均已发育,已经长出了眉毛和睫毛,出生后可有呼吸,但是生存力极差。在孕22~26周,有四维B超和大排畸的检查,应该按时进行产检,已进孕中期,胎儿发育较快,营养需求量较大,应注意加强营养,避免贫血缺钙等症状。
怎样判断婴儿语言发育是否正常?
现在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语言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开口迟、说话少的孩子,更是令父母心焦。但也有一些父母信奉一句老理“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是因为孩子不愿意开口说话,等长大一点就可以开口说话了。孩子应该什么时候说话?语迟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什么影响?
宝宝为啥说话晚?
“贵人语迟”对宝宝的语言发育有什么影响?8月24日,新华网一条资讯给出一种答案:研究者发现,八成2岁时语言能力稍差的孩子到7岁时在语言方面与同龄孩子已相差无几,但另外两成的语迟幼儿7岁时在语言方面依然逊色。
美国合众国际社日前报道说,研究者通过对1766名幼儿的研究发现,男孩语迟的几率是女孩的3倍,然而到了7岁的时候,他们在语言方面的差别就消失了。这一发现对于那些担心自己孩子语言发育状况的父母可谓喜忧参半。“宝宝语迟的现象,在我们儿保科很常见。对语言发育有一定了解的家长会非常重视孩子语迟的现象,在和同龄孩子的相比较中发现自己宝宝在语言方面落后于其他孩子,就会带孩子来检查,寻找原因。”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焦敏说,“也有一些语迟的孩子,是我们在做常规的儿保工作时经详细问诊得知的。”
造成孩子语言发育障碍的原因有:孩子有先天性发育异常,例如软腭或舌系带过短,影响正常发音,这可通过早期发现和医疗处理矫正;后天环境不良,例如家长对孩子的语言教育差,孩子的不良语言习惯未被及时纠正,也会有语言发育迟缓和发音不清、口吃等问题出现;孩子口腔发育异常,造成构音障碍。“宝宝语迟有很多原因,还有一些是因为遗传,父母中有人在幼时语言发育也比较迟缓。”焦敏说,“一些语言发育比较迟缓的孩子会随着年龄恢复正常,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生长发育异常造成的。”
如何判断孩子语言发育是否正常?
“和其他的能力相比,孩子的语言发育个体差异要更大一些。”焦敏说。例如,“四翻六坐八爬周走”,说的是孩子的行动能力,虽然也有个体差异,但波动一般在2个月内,而语言的差异会大很多,甚至持续到上学。
美国研究人员提醒说:“对那些在学校里依然语迟的孩子,给予早期干预和增加语言刺激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父母担心,应该与医生联系。”
怎样判断孩子语言发育是否正常?“一般来说,孩子在8个月时会无意识地发出‘爸爸、妈妈’的语音,在1岁时会发22个字音,但是在1岁以前的主动语言比较少,处于语言理解阶段,不太好判断孩子语言发育是否异常。”焦敏说,“但是,在2岁时孩子有5个字左右的表述,词汇量应该达到约50个,并能开始用2至3个单词组成短句。”
家长要把握好宝宝的语言关键期。关键期是指宝宝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自身掌握、学习某种能力的最好时机。错过关键期的培养,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语言发育的关键期是1.5~4岁。在孩子语言发展的3~4年中,9个月~24个月是宝贝发音、模仿、理解词语含义的关键期,2~4岁是真正掌握语言、学会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形成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
1岁宝宝语言发育要做好三个准备
1岁前的婴儿为语言的产生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1)感知方面:婴儿很早就表现出对人类语音的敏感和兴趣,有许多研究指出,出生3天的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声音。迪凯斯帕发现,婴儿尤其偏爱母亲的声音,对语言模式具有很大的辨别性。他让怀孕的妇女在孕期的最后六周里每天大声读同一篇儿童故事,婴儿出生后,给婴儿听母亲在孕期时读过的故事和母亲在婴儿出生后读的故事的录音,结果发现婴儿明显地表现出对在母体里听到的故事的偏爱。显然,这时期的婴儿对人类的语音已极其敏感,具有了一定的语音感知能力。
(2)发声方面:婴儿在第一年里发声的进步相当明显。出生时,婴儿只会简单的哭;1个月时哭声分化,同时出现了一些非哭的发声;5个月时,随着发音器官的逐步完善,婴儿能发出的音更多,其中某些发音接近于成人语言中的发音,而且在此之后婴儿能重复发出这些音或音节,如ba-ba、ma-ma,这种发音常被称为“呀呀语”;9个月时婴儿呀呀语的出现率达到高峰,婴儿不仅能重复不同音节的发音,还能发同一音节的不同音调。虽然婴儿的呀呀语还不是语言,但婴儿的大量发音进一步锻炼了发音器官,为婴儿今后发出语音做好了准备。
(3)语言理解方面:婴儿对语言理解的发展相对较晚,7、8个月的婴儿开始表现对成人语言中的某些话的理解,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但是婴儿这时对成人语言的理解还不是针对词的理解,而是对包含词在内的整个情境的理解,如问婴儿“爸爸呢”?婴儿会把头转向父亲所在的地方。如果以同样的语调或在同样情境下问婴儿“帽帽呢”?婴儿也会把头转向父亲。到11个月时,婴儿才能把词从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理解了成人话的含义,但是这时的婴儿尽管能理解词的意义,但还不能说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