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岗位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在制订绩效计划时,各考核指标的权重应如何设置?

[更新]
·
·
分类:行业
1608 阅读

各个岗位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在制订绩效计划时,各考核指标的权重应如何设置?

在制订绩效计划时,各考核指标的权重应如何设置?

请参阅本人3月5日发布的《在制订绩效计划时、各考核指标的权重应如何设置?》多谢!

绩效权重怎么算?

如果公司定的指标权重总和是100%,工作纪律占的权重按20%来计算的话,满分100分制,1000块的绩效考核奖当中,工作纪律所占的绩效奖金为1000*20 0元。工作纪律占权重分是20分,200元除以20分,得出每分10元。

绩效考核里得分和权重是如何计算的?

分析如下:
1.采用性能系数 绩效系数:将绩效考核结果转化为绩效系数,实现其调整薪酬分配的功能。部门绩效系数和个人绩效系数定义为测试结果百分比。部门负责人的个人绩效系数是工作目标考核结果与具体考核结果(百分比)的乘积。
2.部门的工资计算方法 部门工资基本工资总额 年度绩效工资总额 考勤奖金总额 (工作技能工资总额 绩效工资总额)x部门绩效系数=∑部门员工工资
3.部门主管工资计算方法 部门主管工资底薪 年度绩效工资 总考勤奖金X部门绩效系数X个人绩效系数
4.员工工资的计算方法 员工工资基本工资 年度绩效工资 总考勤奖金 总金额(工作技能工资 绩效工资) (

一般公司绩效考核里面的都有系数,那个系数是怎么设定的?

绩效考核系数涉及到两个方面,即纵向考核系数和横向考核系数的设定两部分。
1、纵向考核系数设定
部分负责人A对部门的绩效、全员的绩效负责,他的岗位工资发放系数很明显,A岗位工资发放系数部门考核系数(一般而言,部门考核系数就是负责人的考核系数,当然也有负责人还承担一些个人指标(比如员工流失率、任职资格达标率等),那就变为A岗位工资负责人绩效工资基数*部门考核系数*个人考核系数)。
如果该部门有分组、组下边有班,是否还会是相乘的关系,就需要另行考虑,B员工的绩效工资发放系数B个人考核系数×班考核系数×组考核系数×部门考核系数,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B员工的绩效发挥可能和班、组、部门的绩效水平相关性依次降低,员工做的再好可能因为某些员工做的不好而导致班考核、组考核变差,从而B员工岗位工资发放系数会很低,对员工的士气是一种打击,建议考核系数采用分权重相加,再乘以员工指标业绩,或直接依据员工的绩效程度挂到班一级上即可。
2、横向考核系数设定
具体到某位员工C,他的关键指标可能有多项,比方C1、C2、C3,C的绩效分数(C1分值﹢C2分值﹢C3分值)×C1考核系数×C2考核系数×C3考核系数×部门考核系数T。有很多HR经理可能认为C的绩效分值 [C1分值×C1考核系数﹢C2分值×C2考核系数﹢C3分值×C3考核系数] ×部门考核系数T,C1考核系数﹢C2考核系数﹢C3考核系数1。我不能说后者就是错的,但是后者往往导致员工工作抓大放小,起不到全面提高工作水平的作用,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背离。而前者是累乘的关系,各项都好就会更好;有一项差的话绩效成绩就不会太好;如果好几项分值都较差的话会更差,所以这种设计是会极大促进员工去努力工作的。
C1、C2、C3三项工作的完成大多数都是由员工独自负责的,所以,只要员工方法得当,积极努力,是可以跳起来吃到葡萄的,前提是绩效目标设置合理。其实累乘法和分权重相加法都是一种管控手段和方式,旨在督促员工不要荒废任何一项工作;而分权重相加通过权重的设计其实传达了公司对某些业务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理论上员工会优先完成权重高的业务绩效目标。
我认为考核员工的各个指标相关性较强的情况下,工资发放系数可以采用累乘法,因为各项工作会在员工的努力下得到相应的反映,只要按要求努力工作就会有成果;而如果各项工作相关性不高,应该采取分权重相加的方法,因为各项工作相关性差,影响因素不一样,如果累乘会因某一项工作结果的不理想造成整体绩效更差,但是不一定是员工个人的问题。
所以,员工各项工作考核指标相关性强,说明影响因素类似,只要员工努力就会有所表现,如果单项工作绩效差,只会是员工的问题,可以采取累乘法;但是如果员工各项工作考核指标相关性差,则说明各项工作的影响因素不同、多样,员工努力也许还不一定保证每一项工作都很好的完成,所以应该采用分权重相加方法,即在肯定员工努力的情况下合适的判定绩效。
3、部门(团队)系数挂钩的方式
以上两个部分解决了用什么样的方式发放绩效工资更加具有激励性,下面我就单讲一下当个人考核系数与部门考核系数(班、组或团队等)挂钩的时候的一些方法:
1)实际成绩。这种是最常见的,就是以部门(班、组或团队等)的实际考核成绩变换为考核系数与个人业绩挂钩。即员工工资绩效工资基数*个人考核系数*部门考核系数,这种方式是最为简单的,但是往往使部门领导只往内看,而不向外看(顾及其他部门),这不符合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化的要求,会造成部门间协调配合不顺畅,不能提高效率。
2)与其他部门业绩挂钩。这种方式考虑了以上问题,即员工工资绩效工资基数*个人考核系数*(部门考核分数/所有部门考核平均分),这种方式会使部门间形成竞争,能够激活一潭死水。当然这里面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业务部门往往会大开大合,考核系数有时候会1.4,有时候会0.8,;而职能部门会比较稳当,往往在1.0上下徘徊。这时,在应用的时候可以加一个领导调节系数,即员工工资绩效工资基数*个人考核系数*(部门考核分数/所有部门考核平均分)*领导调节系数。领导调节系数是需要领导对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还有市场情况、竞争对手以及行业发展状况等综合评估后补调的一个系数,系数范围一般为(0.8-1.2),这时考虑的就是大环境,不是说我好就行了,而是大家都好,我是不是最好。比如2009年房地产业发展很快,本公司的发展是不是能够达到平均发展速度以上就需要慎重考虑一下。
3)总额控制法。这时公司是基于对业绩奖金总额控制的一种策略,即对人力成本控制到位。比如一个企业的后厨部,个人业绩考核不是太好量化或评定,所以企业会对部门进行考核,奖金直接需要部门进行二次分配,公司人力资源部不太会干涉。这时,基本上分配模式是,员工绩效工资部门绩效工资总额*(该岗位工资*个人绩效考核系数/ 所有人岗位工资乘各自绩效考核系数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