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链是怎么生成 怎样自制洗洁精粘稠的?

[更新]
·
·
分类:行业
2399 阅读

直链是怎么生成

怎样自制洗洁精粘稠的?

怎样自制洗洁精粘稠的?

1、材料准备:液体洗洁精配方有多种,参考配方是:直链烷基苯磺酸10.5份;AES 8份;烷基醇酰胺6501 2份;防腐剂凯松0.08份;氢氧化钠1.3份;AEO9 适量(5~10份,具体要自己摸条件);EDTA-2Na 0.1份,增稠剂(NaCl) 1份;去离子水加到100。
2、制作方法:将定量的去离子水投入配料锅中,在搅拌下加入固碱,待其溶解后缓缓加入直链烷基苯磺酸,搅拌中和pH到7~8,在温度60~70℃下加入表面活性剂AES 、AEO9、6501,溶解后加入其余助剂,澄清透明后加适量香精,补足去离子水即可。
3、洗洁精配方: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 浓缩高泡精 全能乳化剂 香精 防腐剂 水 拉丝粉
变化成洗发水配方:低价位洗发水配方: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 浓缩高泡精 香精 防腐剂 水 拉丝粉。
4、强力清洗与强力护手二合一的洗洁精生产配方:离子洗洁精核心母料 水 防腐剂 香精 盐离子洗洁精。

人工合成淀粉的早期实验?

早在6年前,中国科学家已产生若干个大胆的科学设想:如果人类不靠种地,是否也可以获得淀粉;如果占空气0.031%的二氧化碳能“变成”淀粉,人类还用担心全球变暖吗;如果人类不再靠天吃饭,粮食由土地种植转向工厂制造,粮食危机还存在吗……如果这一系列的“如果”变为现实,那么世界将如何被科学改变?
  这些颇具科幻色彩的设想,如今在科学家的不懈探索下有望变成现实。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津工业生物所)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
  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2时,这一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这被认为是“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了生化反应进化瓶颈,向设计生命迈进了一大步,为设计组装新功能的生物系统提供了新的科学基础。
  人工合成淀粉——典型的0到1的原创性成果
  淀粉的重要似乎不言而喻,它是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提供全球超过80%的卡路里,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组分和工业原料。如果生产了近20亿吨谷物粮食,其中约12~14亿吨是淀粉。
  截至目前,持续了1万多年的农业种植,仍是生产淀粉的唯一途径,人类早已习惯了这种既有的“造物”方式。
  “自然造物”存在其局限性:上亿年来,植物吸收了二氧化碳,在温度、光照、生长周期等因素的复杂调控下,要经过约60步代谢反应和细胞组件间运输,最终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实现淀粉的合成与积累。
  以玉米等农作物为例,在自然光合作用下,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为2%左右,太阳能利用效率过低。但这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传统的粮食生产要消耗38%的土地、70%的淡水资源和大量的化肥和杀虫剂。而我国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得用不到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近20%的人口,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科学家们早已在思考:能否实现粮食生产环节中,淀粉生产范式的改变?
  2018年,美国提出了从二氧化碳出发合成葡萄糖(淀粉组分)的百年挑战计划。设计人工生物系统,不依赖植物合成淀粉,足以成为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农业工业化”的科技竞争进入了新赛道。
  在此之前,中国科学家就已经开始布局。
  2015年,天津工业生物所的科学家们正式向“二氧化碳到人工合成淀粉”这一国家重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问题发起“进攻”。围绕淀粉人工合成的核心任务,该所总体研究部联合10余个研究组形成“攻关团队”,试着解析二氧化碳电氢还原等方面的“科学密码”。
  历经6年,中国科学家终于在实验室“改写”了自然进化里的光合作用过程——将植物淀粉合成的“羧化-还原-重排-聚合”以及需要组织细胞间转运的复杂流程,简化为“还原-转化-聚合反应”过程,实现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可控合成。
  根据目前技术参数推测,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条件下,理论上1吨发酵罐年产淀粉,可相当于5亩土地的玉米淀粉的年平均产量,为淀粉生产的车间制造替代农业种植提供了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