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收费平台怎么申请 “校讯通”是什么?怎么收费的?

[更新]
·
·
分类:行业
2571 阅读

教育收费平台怎么申请

“校讯通”是什么?怎么收费的?

“校讯通”是什么?怎么收费的?

“校讯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
是一套可以有效解决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交流系统。
他可以让家长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的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
他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校讯通的功能费(按自然月计算):成长帮手5元/月;家校互动5元/月,全年收费;智能校园卡:10元/月,寒、暑假免收功能费。
温馨提示:1、接收校讯通短信免费,发送到1065827031的短信按正常收费;2、学生拨打亲情电话免费,家长留言信息按正常短信资费收取。

做免费师范生有哪些要求和条件?

一、关于公费师范生:
从2007年起,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这6所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截至2017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10.1万人,在校就读3.1万人,毕业履约7万人,其中90%到中西部省份中小学任教。
实行范围: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6所部属师范大学。
面向人群:师范专业本科生。
录取方式:提前批次
补贴方式:由中央财政承担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
毕业去向: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
注:公费师范生、部属师范大学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三方须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须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
二、履约任教年限 :
注:原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且正在履约任教的免费师范生,全部适用公费师范生政策管理;违约或已经按照规定程序解除协议的,不再适用。
三、享受的福利
1.免除学费、住宿费(中央财政承担其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
2.补助生活费(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对公费师范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3.优秀公费师范生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
4.保证入编入岗(实行公费师范生专项招聘,组织用人学校与公费师范生双向选择,为每一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并确保有编有岗。合理制定年度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避免招生与岗位需求脱节而造成无法入编的情况)
四、关于公费师范生的几个问题
1.成为公费师范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部属师范大学招收公费师范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2.录取后不适合从教怎么办?
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在入学1年内,按照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补助,并由所在学校根据当年高考成绩将其调整到符合录取条件的非师范专业。
3.我不是师范生,入学后还能成为公费师范生吗?
可以。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2年内,在招生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签订协议并由所在学校按相关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
4.公费师范生的任教学校和岗位如何落实?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要求,组织用人学校与公费师范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专项招聘,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
5.毕业后一定要回生源地工作?
不是。志愿到中西部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等特殊原因不能回生源所在省份任教的,应届毕业前可申请跨省就业,经所在学校、生源所在省份和接收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手续。
6.毕业后能否攻读硕士研究生?
可以。按协议履约任教满一学期后,可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本人向本科就读的部属师范大学提出申请,经任教学校考核批准、部属师范大学综合考核后录取,以非全日制形式学习。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授予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除上述情形以外,公费师范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不得报考研究生。
7.想成为公费师范生,只能考取6所大学?
不是的,多个省市已开始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
湖南:2006年,湖南启动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公费定向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等免缴,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学校任教,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共计划招收公费定向培养教师2000人。
山东:2016年,山东启动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2016年和2017年分别招生3000人。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等17所高校共计划招生公费师范生6000人。符合条件的山东高中阶段学校学籍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
注:各省市公费教育政策不同,具体情况参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文件。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