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从句最透彻 如何有效精读一篇英语文章?

[更新]
·
·
分类:行业
1349 阅读

如何判断从句最透彻

如何有效精读一篇英语文章?

如何有效精读一篇英语文章?

读书有泛读和精读之分。
有些书可以泛读,比如一本通俗言情小说,不值得看第二遍。
有些书必须泛读加精读,比如读《论语》,泛读一遍后,没留下什么印象,此时必须精读,还需要查阅资料、对比解释、还需要思考。 有的书还需要精读加熟读,才能慢慢吃透书内所蕴含逻辑和思想,这谓之精读。
那么对于英语的精读和泛读又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英语的精读和泛读层次要浅的多,也就是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所谓的精读,就是对一篇文章能“知词达意”就算精读了。我们绝大多数人学习英语只是到了“脱盲”的程度,就是不是英语的文盲。
所以国内大学的英语专业和英美国家的英语专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像老外学中文专业,和国内大学的中文系学生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一个是“脱盲”,一个是学者。
那么针对这种“脱盲”的精读应该如何进行呢?
其实也就是“知词达意”。
第一、生词一定要吃透,这个生词的听、说、读、写要掌握,应用的语境要掌握。
第二、语法一定要通透、语法没学透,单词都认识,文章还是不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总觉得怪怪的。句子稍微长点,逻辑稍微复杂点、生词稍微生僻点就很难理解了。
这就要求语法一定要系统全面、能细腻的体会不同时态语气之间细微的差别,这样才能做到精确细腻的理解。
就比如下面这样一句话,你会如何翻译,会如何选择?
I never dreamed I ____ here discussing state affairs with other officials.
A.will be sitting
B.would be sitting
C.will have been sitting
D.would have been sitting
E. would have sitten
以上选项之间有清晰的应用边界,只有透彻理解这种区别,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必须通过精看掌握生词、吃透语法、理解文章,然后在精看的基础上泛看进行巩固。
看美剧也存在泛看和精看之别:
如何在美式的发音环境里提升英语思维?
无疑是“精看”美剧了。
什么叫“精看”?
理解每一句台词,吃透每一句台词,不放过每一个生词为“精看”。
精看一遍胜于泛看10遍。
精看一集胜于泛看100集。
一集精看结合泛看,一集看5遍、10遍、20遍,看烂看透。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美剧呢?
因为美剧给我们提供了最原生态的美语环境,最地道的口语、最实用的单词、精彩的情节、想看几遍看几遍、想停就停、想回放就回放,同步听说,反复听说,其性价比远超外教,远超出国!
最后,重中之重,语法一定要通透,精深!
语法精通可以保证你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会被语法所牵绊,不会因为语法和思维障碍阻挡了你。
所以一定要先花一个月理顺打通你的语法,系统化你的语法后,在全面开始美剧精学。
可以说语法学透了,你才算获得了进入英语学习高速公路的入场券。
系统化语法可以在头条看《英语思维课程 英语时态的原理》《英语思维课程 句法分析基础》《英语思维课程 动词的秘密》《英语时间的秘密》几个视频快速入门。

英语零基础背完新概念2?

我觉得初一及以下水平,可以从第一册开始,一定要利用录音,跟着录音去读熟背诵。
初二以上至高中,最好从第二册开始。如果初二有时间把第二册背下来,然后初三一年都可以把第二册重复背诵,中考绝对能够拿个高分。
高中的话看水平,实际上《新概念第2册》第三、第四单元的难度已经是高中难度了,把第2册读熟背透应付高考足够了。《新概念第2册》是一本比较神奇的书,这本书初中的孩子可以拿它应对中考,高中的学生可以用来应付高考,到大学了有许多同学还能用这本书准备英语的四级考试,应用面非常广。
如果初中背完第2册,到高中的话可以接着《新概念第3册》了,前两个单元学透足够用了。如果有追求的话第三单元最后20课也给背了,这20课可以说是新概念的精华,每篇文章随便抽几句都可以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都是高大上的句子,会应用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至考研都是不成问题的。
第4册如果学有余力放在大学里学吧,高中不推荐。
学《新概念》,没有必要报班,也没有必要去抠它的语法单词去,但一定要跟着听、读、背。用手机下载一个省心英语的APP,或者把音频拷贝到MP3里面,跟着录音读、背,每天早晨起来半小时,晚上半小时,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而且不断重复。
学英语最好的办法是“背课文”,而不是背单词。只要背会了一篇课文,你就能把课文中所有单词记住了,通过不断的听音频录音,听力得到提高,中高考的听力也不成问题了。把背的材料说出来,口语就提高了。这么多文章下来,阅读能力更是提高的很大,而且形成了语感,做选择题光凭借语感就能把题目做对。通过对文章句子的改写,形成自己的句子,作文就不用愁了。所以,只要肯认真跟着录音背一本英语书,可以确定,英语就不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推荐背《新概念英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提问为什么要背课文,我的回答是背课文非常有用,最好是在能有录音跟随的情况下把课文背的越熟练越好。
在学英语的初级阶段,比如小学、初中乃至高中,不可否认只背单词就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学习越深入,背单词提高英语水平的效果越差。因为单词量会越来越大,没有语境的单词很难记忆,这边背那边忘。而且没有文章、听力的支撑,随着句子越来越复杂就会看不懂英语的文章,或者学成哑巴英语,听不懂,更说不出来。而那些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的人,甚至很少背单词、学语法的同学,不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听力、口语都是非常好的。
另外,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是没有语言环境的,语言学习的敏感时期(幼儿时间)也都已经过了,找外教陪练又不现实,这时候的自我学习就需要背课文加上广泛阅读,为自己创造语言环境。
一是通过背课文记住单词。一个单词要记住需要不断的重复,放在具体语境(句子)中记忆要比单独记单词有效的多。一个句子从跟录音朗读到会背至少需要几十遍的功夫,也就是说在背句子的过程中这个单词至少背了几十遍。当你句子会的时候,句子意思明白了,单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自然记住了。背课文还要隔一段时间定期复背,相当于再次进行复习。从课文中记忆的单词是不容易遗忘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常用词出现的频率。越是常用词在你背诵的过程中重复的次数就会越多,就掌握的越牢靠。而一篇文章中,生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常用词。
二是通过具体的句子了解语法。语法的作用是分析句子的,从而弄懂句意,不是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句子就是单词的组合,组合方式就是所谓的语法。句子会了不必要刻意去学语法也会逐渐掌握,其实所谓的语法无非是时态语态、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这些东西,掌握的句子多了自然会了,并且通过典型的句子可以把语法了解透彻。比如《新概念3》第5课的最后一句话:“However, he had at last been allowed to send a fax in which he informed the editor that he had been arrested while counting the 1084 steps leading to the fifteen-foot wall which surrounded the presidents palace.这句话时态用了过去完成时,用了被动语态,用了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用了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用了名词所有格的表达方式,用了带连词符号的形容词等等,当你拿到这样复杂的句子能够分析的话,看懂文章就不成问题了。
三是熟悉固定搭配。其实大部分人所说的语法实际上是短语的固定搭配,尤其是动词和介词、副词的搭配。但英语中的一个介词有许多种意思,只有放在具体句子中才能看出具体含义。比如make这个动词后面加介词构成的短语有几十个之多,想要背下来非常困难。但通过背诵课文,非常容易背下来和什么词搭配是什么意思,而且一定是越是频繁用到的越是记忆深刻。一道题目当别人还在考虑用of 还是about时,背课文多的同学凭语感就可以把题目做对了。
四是掌握老外的用语习惯。通过背诵课文掌握英语常用句式及表达方法。英语的用语习惯和汉语是不一样的。比如最简单的“早上好”,你会脱口而出“good morning,这个语序和汉语就是相反的,翻译成汉语实际上是“好早上”。之所以能够脱口而出是因为这个句子你已经无数遍的重复过,都不用经过大脑就能说出,即便没学过晚上好这个句子你也会翻译成”good evening“而不是”evening good。学过新概念2的同学翻译“这不关我事”的时候,脑海中第一反应一定是“Its none of my business.”而不会是其它什么句子。这就是句子熟练后形成的条件反射。当大量的句子储存在你脑海里的时候,输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五是提高听力。听力是需要精听的,当一个非常熟悉的文章能够清晰地听出每一个单词发音的时候,一篇不熟悉的文章给你时再次听到同一个单词时,会激起大脑中的反射,能够迅速反应出它的意思。在英语听力中经常有这样一个体会,让你阅读时每个单词都会,但让你听时一个词都没听懂,这就是这个词的声音和词义没有建立起联系,用熟悉的课文去练习听力就是为了建立这个过程。许多老一辈的语言学家在艰苦的环境中仅凭着一本英语教材和一个破旧的录音机就可以把英语学到大师的水平,就是不断地在重复精听熟悉的内容,直到听懂弄透每一个句子。
英语是一项技能,而不是知识,需要的是熟练度。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就像开车一样越是重复训练的多,掌握的越熟练。所以,没有必要追求过多的时髦材料,把任何一本经典的教材训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都会成为学习的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