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提高自己上课的积极性 上课时提高自律的方法?

[更新]
·
·
分类:行业
4860 阅读

学生如何提高自己上课的积极性

上课时提高自律的方法?

上课时提高自律的方法?

1.制定《课堂公约》,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听铃声,速回位,书备好,听指令。
不乱言,身端正,整堂课,自管自。
下课声,不慌动,谢老师,再出行。
学做人,智慧生,会做事,成绩升。
公约好,大家守,自律性,要培养。
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效避免了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达到了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2.榜样法,激励学生效仿模范典型
同伴往往是学生们模仿的直接对象,老师可以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在课堂和集体活动中,有意识地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加以肯定和表扬,指出他们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听课认真等优点,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并鼓励孩子们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自觉遵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3.评价法,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监督
教师可以要求孩子们对照大家共同制订的《课堂公约》,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自身遵守纪律的情况,并进行反馈,然后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自身行为,用自我评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遵守纪律的“内驱力”,从而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的。但是,仅凭孩子的自我评价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对他们起到约束作用,因此,老师还要适时给他们以指导和帮助,必要时让他们写一写反思,促使其遵守课堂纪律,尽快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4.说理法,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一般来说,凡是自我修养较好、认识水平较高的学生,都比较遵守纪律;反之,自我修养欠佳或认识水平较低的学生,遵守纪律情况会相对较差。因此,要想让孩子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从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提升自我修养做起,“说理法”便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孩子上课随便说话、违反课堂纪律时,老师可以要求他们进行自我分析,找出违反纪律的原因,并为自己提出克服缺点的办法。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自我说理的过程中,分析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逐渐改掉自己的缺点。
5.训练法,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要想让孩子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训练首先要强调“严格”二字。对孩子们来说,培养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关键时刻,要严格要求他们,着重培养他们和缺点过不去的精神,防止旧的不良习惯占了上风。
训练更要强调“反复”二字。养成好的习惯好比一个“系统工程”,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特别是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已经有了违反纪律的不良习惯,矫正这个习惯就更需要持久、反复的训练。
总之,从反思到实践,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是提升学生自律能力的基础。作为教师,在自身教学中应适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真正教会学生自律,从而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做事。

上课时有哪些鼓励学生的良好方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我认为老师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参与进来,把重要的内容、书上没有的,同学们不能理解的讲完;每次上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谈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感受、理解、还有对关于这门课程的认识,最好某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看法能引起学生的争论,都想上去发表不同的意见,最后你做裁判,正确引导你的学生,这样你的课程绝对会有吸引力,也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积极性。
不要你一个人在台上滔滔不绝,下面的学生会认为你讲得都是对的,听乏了,时间久了就没兴趣了,就感觉枯燥了,要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不要一言堂的灌输理论,学生一定的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不感兴趣的同学更不想听了。
如果时机允许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但一定要掌握火候、把握好度,千万不能脱离你上课的范畴。